|
问题一:
黑群晖的时候备份逻辑是数据本体存储通过Cloud Sync将本体存储同步到百度云,设置计划每天2点,同步4小时,如果大体文件增量或修改不大的话1-2小时完成同步,现在转到飞牛,用系统自带同步(与原数据保持同步增减)软件每天4点,第一次扫描58万文件,2.4T左右,用时月15天左右,这基正常,但等第二次计划启动时,又开始重新扫描,一个晚上扫描2W多文件,这58万备份过的文件再同步不是又得15天?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,应该只识别增减量啊,加快同步速度,小文件量还好,文件量一大会死人的。
问题二:
同步的文件夹名称奇奇怪怪,每次都是多增加几级子目录,而且子目录名称与源文件名称都不同,希望原来的啥样,同步的啥样,原来的几级目录同步后就几级!
同步问题算是一个NAS的基本功能了,这个直接影响很大一部分人的体验,建议尽快优化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