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记:我是个老文盲(给工人阶级丢脸了),为了不被时代淘汰,1998年就拥有了自己的个人电脑(内存64M,显存16M,硬盘20G),怎奈底子太差,学了这许多年,竟还有半个文盲的帽子摘不掉。故而比起论坛里的年轻人,我讨个大,说是大叔,或也算不上很高攀。
前年我去看望厂里老书记,从进门开始,老头儿就跟我显摆退休后长枪短炮拍的各种照片,最后指了指他的品牌NAS:“这玩意可能装了!”我郑重其事地嗯了一声。可回了家,心里就长草了,我家里五口人,我现在用的手机都还是2018年换的,早灌满了,全家数据老得刻光盘,很是糟心,跟人家一比寒酸透了……咬咬牙,我想着攒钱吧,咱买个小点的NAS。
结果一晃两年过去,攒这点儿钱还跟不上硬盘涨价速度,实在惭愧。终于到今年初,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,上网找找年轻人的解决方案,就这样“飞牛”进入了视线。
====================分割线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翻出了衣橱底下大十几年前的ThinkPad x200t——老伙计该你上场了,大概配置如下。
CPU:Intel 酷睿2 双核L9400 1.87GHz
内存:4G 1066MHz
硬盘:320G 2.5寸7200转
主板:联想自己的板子,Intel有线和无线双网卡,可以直接RJ45接头(这款机子还有调制解调器的)。Especially,能插Express Card/54设备,意味着可以转接PCIe3.0 m.2 NVMe的固态。



测试阶段安装飞牛,遇到第一个难关,rufus4.5制作的U盘无法正常安装,调整为rufus3.15成功点亮。知道能点亮就好办了,剩下的改装三个方向,一是内存升级一下,二是加一块固态,三是调整CPU散热。
一、这里最简单的是内存,45块钱买两块4G 1066MHz的内存,换上就行了。和CPU比起来,多少有点“麻叔谋配黄骠”。嗨,也就升级这么一回了,没什么可舍不得的。

二、安装固态需要转接,斥48.5块巨资购买了m.2 NVMe转接口,以及小金库里的绝大部分积蓄449元,买了1TB 2242 PCIe3.0的固态。想着日后再进台二手小主机,这块固态还能当系统盘,派上用场。
转接口安装上固态,配上半个金属外壳用于散热,OK插进电脑成功点亮。说心里话,这步是我最担心的,这老伙计如果硬是点不亮这块硬盘,不管是接口不认,还是硬盘不认,我这笔钱也算是打水漂了。

三、散热反而成了最麻烦的事。笔记本的BIOS实在是太老了,无法管理风扇,安装飞牛后这哥们更是不转了,开机一会儿CPU温度就窜到95℃。眼前摆着两条路,要么刷BIOS,再或者安装coolcontrol看能不能控制,结果后者认不到风扇,前者呢我直接pass了,这风扇转起来声音比我呼噜还大,还不如外接个风扇。掏出兜里不多的积蓄15块,买了一台5V可调节风扇,连上一个旧的5V手机充电器(没敢连在电脑上,怕南桥炸了),声音不算大,缠上一卷手胶密封,刚刚好。拆掉笔记本键盘和掌托,把风扇直挺挺的放在原来的风扇上,上出风,待机状态CPU降到37℃,舒坦了。

收尾阶段,8块钱买一卷导热绝缘胶布,给这台**露的老伙计盖盖,免得落灰严重,剩下的胶布,以后还能干点别的使。叔的第一个1.2TB能用的NAS,就这样不算华丽地有了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分割线2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这台丐版NAS,家里人用得都很开心,手机存储的压力骤然减小了,资料管理起来也简单多了,回到家刷刷《亮剑》《大明王朝1566》《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》,颇为惬意。试试看,能不能做all in one,呵呵,然后我也学着找点维秘小姐姐看看。

岁数大了,说话就爱啰里啰嗦,写在最后我是想感谢飞牛,想说:小牛啊,谢谢你,给了我这个老家伙,还有我这台笔记本老伙计一份体面,在生活中赶上了时代的这趟车。下一个梦想,我也找好了,再继续攒钱,等着买台飞牛品牌NAS,支持支持你们年轻人事业,好好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