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始之前,先给自己叠个甲,本人曾在电脑城当过十几年的JS,所谓小时不学好,长大卖电脑。对电脑硬件略通一二,如果有人要杠,不用讨论,你说的对。
NAS最大的关注点在整机功耗,其中分CPU主板存储等等。首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,CPU的TDP与功耗有关,但不成比例。也就是说,小型机N系列CPU不一定比标压CPU省电。同负载的情况下,志强<酷睿<奔腾<赛扬<N。简单的说,CPU就是由开关电路组成,所谓半导体,就是介于通电不通电之间的物体,经常说的几纳米制程,就是每组开关的距离。工作原理就是用电流控制开关来表达0或1,加大电流或加高电压控制开关的频率。因为开关的距离太近,电压高或电流强的情况下,会有电子漂移出现,也就是漏电。如果能明白我上面说的,也就明白为什么志强省电了。还不明白就往下看,CPU厂商为了控制成本,并不会为某个系列单开一个生产线,所有同代CPU都是一个生产线下来的,根据开关的漏电情况分出高中低,只能在某个电压某个电流工作的,就强制在这个范围内工作,损坏的部分就屏蔽掉,这就是少核低压低TDP的来源。顺便说个往事,在486 586的时候,可是没有这个区分的,一个是制程原因,一个是价格原因。进入奔腾时代,牙膏厂被农企打的抬不起头,无奈之下的应对,推出赛扬系列,也就是残次品卖低价的策略来抢占市场。
说了一大堆废话,说说正题。NAS的CPU我建议最低从四代开始,一般选择六代七代,看高清就八代九代,有钱那一代都行。三代包括之前的能效比真是一言难尽。尽量选牙膏厂的吧,谁说牙膏厂一直挤牙膏,我喷他一脸,牙膏厂一直在优化能效比好不好,12代被农企按地上摩擦才出提高电压的昏招,结果搞出来13代14代缩G事件。其实缩G一直存在,不过那是超频玩家的事情,现在是厂家的事情。从酷睿可以睿频就能猜到,牙膏厂迟早要为官方超频买单。说完CPU就说主板,这也是我上边一堆废话的原因,低TDP不等于低功耗,那些N系主板能刀就砍,不是少SATA就是缺PCI-E,当你想扩展的时候总是捉襟见肘,添置这个添置那个,算下来还不如直接上标准主板。而且,还不见的省电。我的机器E2274G,在win待机最低3W,你敢信?不信的打开AIDA64看看。
主板尽量选硕嘉星擎吧,用料好点,二线的也行,功耗大差不差,用料区别而已。注意存储设备多少也影响主板功耗,内存单条3W,M2硬盘包括SATA固盘也就个五六W,顶天十W。重点说下的是机械盘和SAS固盘,不管是SAS还是SATA协议的机械盘,功耗都相当喜人,待机随便就五六W,工作十几W,开机能达到20多W,用5V供电的2.5寸盘功耗大概是3.5寸的60%左右。SAS固盘都带散热片,你说功耗大不大?容量和功耗不能兼得啊!
电源功率根据各个部件功耗选择,留有冗余总是不错,尽量选择80 PLUS认证的大品牌,比如台达群光康舒什么的。为什么推荐OEM品牌,消费领域的全汉海韵航嘉长城什么的,懂的都懂,只有OEM的老老实实,200W一个价300W一个价,除了没有模块化,理线难,用料是真良心。说句题外话,一个台达就比除光宝所有电源品牌加起来的体量都大,光宝走的是性价比路线,80 PLUS认证很少,也就有个亲爹是全球最大OEM厂商的金招牌。另外说个小窍门,把CPU的睿频也就是Turbo关掉,能节省20%的冗余。我的E2274G,标称83W的TDP,关掉睿频win下满载功耗60W左右。不关的话,轻松过80到100W都有可能,这也是为什么DIY选择电源最低功率必须TDP*1.5的由来。打个比方,E2274G+588,电源额定功率最低也要400W往上,350W绝对容易出问题。总之一句话,性能和功耗成正比,同代CPU,性能强必定功耗高,性能功耗二者没法兼得。
机箱是我最想说的,特别想喷一些B站啊某音的博主,看到什么破烂都安利种草,丝毫不考虑实际应用情况。早前被炒起来的某普的G3G4只说能装几个硬盘,丝毫不说电源最大功率250W的事情,新人小白要是真按照他们说的上六七个硬盘,啧啧,电源报废是小事,短路烧硬盘,嘿嘿。最关键的散热问题,品牌机的设计扩展冗余几乎等于零。说人话就是,主板上有几个SATA,M2接口有几个,就老老实实的装几个,别想着扩展,电源功率不够是其一,散热问题怎么解决,主板肯定没有风扇接口,从电源接线,装那里合适?用双面胶粘吗?风道呢,不用考虑?老老实实买个多盘位机箱,在乎颜值就买贵的不在乎就买塔式的,把硬盘凑一起,装两个风扇,前吹后抽,把硬盘温度降下来才是正经。多盘系统可不是1+1=2,大概率是1+1=3=4。硬盘的最佳工作温度是40-50,高于55就降速甚至报废的可能。
至于硬盘,基本没什么说的,都知道选CMR,做好散热就行。CPU过热只会死机关机,硬盘过热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。好不容易给小姐姐安个家,结果因为太热全跑了,得不偿失啊。
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,大家就当无聊有个消遣,如果认为我说的对,不胜感激。认为我说错的,也别杠,你对。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