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飞牛多用户权限设计,似乎完全没有学习NAS前辈群晖的理念;却和NAS新手绿联很像。
其次,飞牛在做NAS细节逻辑设计的时候,应该寻找一些对群晖有五年以上经验的开发者,更利于对NAS的理解。
写到这里,我突然意识到,飞牛这个多用户权限的路子,似乎已经完全无法扭转了。
比如,企业NAS管理员创建了很多文件夹,文件夹A允许给谁能访问,文件夹B允许给谁能访问,文件夹C允许给谁能访问......等等,这种需求,现在变成了,我要分享给谁。
用户A登陆了NAS,管理员设置的可访问的文件夹,不在【我的文件】里,在【他人分享】里,这已经和群晖完全不是一个思路了,但问题还不算大,更大的问题是:
例如,【工作】是一级目录分享给了员工A,【工作】里有100多个子文件夹,其中有一个【财务】文件夹是不允许员工A访问的,这里说的不允许访问更大的意义是【不允许出现】,现在的局面是,该目录对员工A设置的权限是【禁止访问】,但是员工A依然能看到【财务】这个文件夹,只是【财务】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文件看不到了,问题也确实不大,也确实是禁止访问了,可在企业场景,这种实现方式太不严谨了。
我举个例子,老板创建了一个文件夹【和秘书蔡丽丽的出差】设置了对所有人【禁止访问】,所有员工是无法访问这个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文件了,可是这个文件夹是对所有人存在的,这个文件夹的名字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,这就很尴尬,很笑话,很不严谨的权限设计。
对企业场景下的很多囧境,我会持续在这个帖子里回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