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起左侧

关于飞牛fnos存储空间未挂载/掉盘的注意事项(电源篇)。

1
回复
264
查看
[ 复制链接 ]

58

主题

4463

回帖

675

牛值

共建版主

社区上线纪念勋章社区共建团荣誉勋章飞牛百度网盘玩家

简介

一段时间以来小伙伴们在使用飞牛fnos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存储空间未挂载/掉盘,通过收集到的信息,已知会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涉及例如硬盘、内存、连接方式、主板、电源等硬件稳定性以及文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,这个帖子从电源方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注意事项:

一、 二手电源

有的小伙伴够买的二手电源,自己还没办法或者不会测试电源的可靠性,特别是那种年头比较多的价格比较便宜的二手电源,你根本不知道这些电源之前的工作环境,元器件老化到什么程度,刚装上的时候使用没什么问题,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供电不稳定,频繁掉盘的情况。

二、 “杂牌”电源

杂牌电源的核心问题是 安全设计缺失 ,可能直接引发火灾、触电等事故:

  • 元件偷工减料:

为压缩成本,使用劣质电解电容(耐温低、易鼓包)、薄铜芯线材(电阻大、发热高)、非阻燃外壳(普通塑料遇热易熔化)。

  • 保护机制缺失:

正规电源必备过压(OVP)、过流(OCP)、短路(SCP)、过温(OTP)等保护功能。杂牌电源可能省略这些电路,一旦负载异常(如硬件短路)或输入电压波动,无法及时断 电,扩大故障范围。

  • 绝缘与接地问题:

内部线路布局混乱,高压部分与低压部分间距不足,可能引发高压串入低压端(如USB接口),导致设备或人体触电;外壳未可靠接地时,金属外壳易带电,存在触电风险。

  • 电压波动与纹波过大:

正规电源通过稳压电路确保输出电压(如+12V、+5V)误差<±5%,而杂牌电源可能因元件精度差,输出电压漂移严重(如+12V降至10V或升至14V)。高波动会击穿主板/显卡的供电模块(MOS管、电感),或导致硬盘磁头偏移、数据丢失。

  • 动态响应差:

高负载时(如游戏显卡满速运行),电源需快速调整输出。杂牌电源因电容容量小、控制芯片落后,动态响应慢,可能导致瞬间电压骤降,引发硬件重启或损坏。

  • 虚标功率:

标注“500W”实际仅350W,高功耗硬件运行时电源过载,强制降频,无法满负载运行。

三、 单根硬盘供电线接多块硬盘

一条硬盘供电线接多块硬盘是一种存在多重风险的连接方式,其危害主要源于供电不足线路损耗电流冲击等问题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
1. 供电不稳定导致硬盘频繁掉盘或无法识别

硬盘(尤其是机械硬盘)启动时需要较大的瞬时电流(约10-30W/块),若一条供电线连接过多硬盘,电源无法提供足够的瞬时电流,会导致电压骤降。此时,硬盘可能因无法完成初始化而无法被BIOS或操作系统识别,或在运行过程中因电压波动频繁掉盘(盘符突然消失,重启后恢复)。

2. 电压下降引发读写错误或数据损坏

供电线的电阻会随连接硬盘数量增加而累积(尤其是劣质或过长线材),导致电压下降(如+5V电压降至4.75V以下,+12V降至11V以下)。电压过低会影响硬盘磁头的精准定位(寻道错误)和数据读写的准确性:

  • 寻道错误:

磁头无法准确到达目标扇区,导致“咯咯”异响、读取速度骤降(如复制大文件时突然中断),S.M.A.R.T.信息中的“寻道错误率”(0x07)会显著上升。

  • 数据损坏:

电压波动可能导致硬盘在写入数据时出现坏道(无法修复的物理损伤),或系统崩溃(如蓝屏),进而丢失未保存的数据。

3. 线路过载发热引发安全隐患

每条硬盘供电线的设计承载能力有限(如AWG20线材最大承载电流约11A),连接过多硬盘会导致线路过载,线材发热严重(甚至融化绝缘层)。若发热持续,可能引发:

  • 线路烧毁:

供电线绝缘层熔化,导致短路或火灾(尤其在电源未安装过流保护的情况下)。

  • 硬盘接口损坏:

供电线与硬盘接口接触不良(因发热膨胀),可能烧焦接口引脚,导致硬盘永久失效。

4. 电流冲击损坏电源或硬盘

多块硬盘同时启动时,会产生瞬时电流冲击(约为正常工作电流的2-3倍)。若供电线连接的硬盘数量过多,冲击电流可能超出电源的额定输出能力,导致:

  • 电源保护触发:

电源因过流保护而切断输出,导致整机断 电(需重新启动才能恢复)。

  • 电源或硬盘损坏:

长期过载会导致电源元件(如电容、MOS管)老化加速,甚至烧毁;硬盘的电机或电路也可能因电流冲击而损坏。

5. 企业级硬盘的特殊风险

企业级硬盘(如希捷Exos、西部数据Ultrastar)对供电稳定性要求更高,连接过多硬盘可能导致:

  • 启动失败:企业级硬盘启动电流更大(约30-40W/块),多块同时启动会导致电源无法满足需求,硬盘无法进入就绪状态。
  • 固件故障:电压波动可能触发硬盘固件的异常(如自我保护机制启动),导致硬盘无法响应命令(需重新插拔或格式化)。

建议解决方案:

为避免上述危害,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

  • 单根供电线的硬盘数量

普通机械硬盘每根供电线连接不超过2-3块,企业级硬盘连接不超过1-2块(优先使用原厂电源的独立供电接口)

  • 使用高质量供电线

选择粗线径(如AWG18)、短长度的供电线,减少线路电阻和发热。

  • 优化电源配置:

选择功率余量充足的电源(如500W以上电源带10块以下硬盘),优先使用单路12V供电的电源(避免多路供电的电压不平衡)。

  • 启用硬盘延迟启动:

通过BIOS或NAS系统设置硬盘延迟启动(如间隔1-2秒),减少同时启动的电流冲击。

四、 显卡6/8PIN PCIe供电接口转SATA硬盘供电或大4PIN D型接口转SATA硬盘供电

1. 禁止 6PIN PCIe接口 直接转SATA供电

  • 6PIN PCIe接口的设计目的是为显卡提供75W额外功率(3条+12V线,每条最大2.083A),其电压输出以12V为主,但缺乏SATA接口的3.3V输出(部分硬盘需3.3V供电,如SATA SSD)。
  • 若强行用6PIN转SATA线连接,可能导致硬盘因3.3V供电不足无法启动;12V电流过载(如多块硬盘同时启动),引发线路过热甚至火灾。

2. 8PIN PCIe接口转SATA需确认「电源支持」

8PIN PCIe接口可提供150W功率(3条+12V线,每条最大4.167A),部分电源的8PIN接口可能兼容SATA供电。但需注意:

  • 电源功率冗余:确保电源额定功率足够支撑硬盘总功耗,并且预留20%以上冗余。
  • 线材质量:使用原厂或认证转接线(如ATX 3.0认证),避免第三方劣质线(线径细、接触不良)。

3. 大4PIN D型接口转SATA

大4PIN D型接口是传统IDE设备供电接口,部分电源仍保留此接口,可用于转接SATA硬盘。但需严格遵循以下规则:

  • 单根大4PIN线最多带「2-3块硬盘」
    大4PIN接口的+12V输出电流约为5A(12V×5A=60W),若带过多硬盘会导致:
    启动电流过载:机械硬盘启动时需10-30W/块的瞬时电流,超过大4PIN接口的60W限制,可能烧毁线路或硬盘;
    电压下降:线材电阻随长度增加而增大,多块硬盘并联会导致末端电压降至11V以下,影响硬盘稳定性。
  • 企业级硬盘需「独立供电」或「减少并联数量」
    企业级硬盘(如希捷Exos、西部数据Ultrastar)的启动电流更大(约30-40W/块),且对供电稳定性要求更高(如电压波动需<±5%)。若用大4PIN转SATA线连接,单根线最多带1-2块企业级硬盘。
  • 避免「多线串联」或「老旧线材」
    禁止串联:将多根大4PIN线串联(如一根线带2块硬盘,再串联另一根线带2块),会增加线路电阻,导致末端电压骤降;
    更换老旧线材:使用超过2年的大4PIN线(尤其是线皮老化、针脚氧化的线),需及时更换,避免接触不良引发火灾。

由于个人能力有限,如有错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正。

收藏
送赞
分享

2

主题

5

回帖

0

牛值

江湖小虾

电源是一台电脑主机,能否长寿使用的关键,硬盘同样如此。用一线大品牌的电源(海盗船、航嘉、振华)故障率低得多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