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起左侧

飞牛 FNOS 使用经验:聊聊数据安全这件事

3
回复
28
查看
[ 复制链接 ]

3

主题

27

回帖

0

牛值

江湖小虾

飞牛 FNOS 使用经验:聊聊数据安全这件事

最近在折腾飞牛 FNOS,不得不说,这个新出的国产 NAS 系统确实给了我不少惊喜。但用了一段时间后,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:FNOS 目前还缺少两个关键功能——系统无损迁移和系统级备份。

对于把它当主力 NAS 的小白用户来说,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。

先说说 FNOS 好在哪

飞牛私有云 fnOS 基于 Debian 深度开发,确实有不少亮点:

  • 完全免费:不用折腾破解,直接用正版
  • 界面友好:中文支持好,比很多国外 NAS 系统直观太多
  • 硬件兼容:老电脑、迷你主机都能装,不挑硬件
  • 功能齐全:文件管理、相册、影视库该有的都有
  • 支持 Docker:可以自己折腾各种容器应用

从使用体验来说,FNOS 对新手真的很友好,上手门槛低,功能也够用。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这么火的原因。

缺失的功能带来的问题

说白了,FNOS 目前不支持系统无损迁移,也没有系统级别的完整备份。这意味着什么?

  • 系统盘坏了,可能要重新配置整个系统
  • 想换更好的硬件,数据迁移会很麻烦
  • 如果某天 FNOS 不更新了,你的数据可能被绑在这个系统上
  • 数据盘直接拔到别的系统,可能因为文件系统不兼容出问题

对于小白来说,如果把 FNOS 当作唯一的主力 NAS,又不做任何备份,这个风险真的不小。

我的应对方案

折腾了一段时间,我总结了一些相对稳妥的用法:

方案一:虚拟机里跑 FNOS

前提条件:

  • 主机硬件够强(至少 4核 8G 以上),能撑得住虚拟化的开销
  • 对 Linux 命令行不熟悉的小白用户,这个方案更友好

为什么推荐虚拟机?

因为虚拟机可以定时备份系统盘,这是保命的操作。系统崩了直接恢复快照,配置、应用、数据库全都回来了。而且换主机也方便,直接把虚拟机文件拷过去就行。

具体怎么做:

  • 在 PVE、ESXi、VMware 这些虚拟化平台上装 FNOS
  • 系统盘用虚拟磁盘,定期备份整个虚拟机
  • 数据盘可以直通物理硬盘,性能更好
  • 如果追求方便,数据盘也用虚拟磁盘,虽然性能差点,但迁移备份都方便

注意:

  • 物理硬盘第一次挂载时,如果文件系统不兼容会清空数据,一定要先备份
  • 虚拟磁盘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,但对于家用 NAS 来说影响不大
  • N100 这类新平台在虚拟机里跑 FNOS 比较稳定,老平台可能需要多试几次

方案二:物理机直装

如果硬件条件有限,或者对性能要求高,也可以直接装物理机。但是:

  • 数据备份更重要:没有虚拟机快照保护,自己要做好备份
  • 系统盘和数据盘分开:系统出问题不影响数据
  • 重要数据一定要有外部备份:移动硬盘、云盘都行

数据分盘的建议

不要把所有数据都混在一起,这是我踩过坑后的经验:

把磁盘分成三类

系统盘

  • 单独一块盘装 FNOS 系统
  • 虚拟机就定期备份虚拟机文件
  • 物理机就用个小 SSD,坏了重装也不心疼

应用数据盘

  • 专门放 Docker 容器、数据库这些和 FNOS 绑定的东西
  • 这个盘如果要换系统,可能得重新配置
  • 但至少和通用数据分开了,问题不会扩散

通用数据盘

  • 照片、视频、文档这些放这里
  • 用主流的文件系统(EXT4、NTFS 等)
  • 将来换系统直接挂载就能用

为什么要这么分?

说白了就是不要被 FNOS 绑死。系统盘出问题了,通用数据还在。想换别的 NAS 系统了,数据盘拔下来就能用。这才是保护数据的正确姿势。

数据备份这件事

说了这么多,核心就一句话:别把数据完全交给任何单一系统,FNOS 也不例外。

3-2-1 备份原则

这是数据安全的基本法则:

  • 3 份:数据至少要有 3 份拷贝
  • 2 种介质:保存在 2 种不同的存储介质(NAS + 移动硬盘 / 云盘)
  • 1 份异地:至少 1 份放在别的地方(云端或者异地硬盘)

我的实际做法

RAID 只是第一道防线

  • 组 RAID 5 或 RAID 6,保证硬盘坏一两块数据不丢
  • 但 RAID 不是备份,整个系统挂了 RAID 也救不了你

定期备份到移动硬盘

  • 重要数据每周或每月备份一次
  • 移动硬盘平时不插电,防止病毒、误删、同步错误

云盘做一份冗余

  • FNOS 可以挂载阿里云盘、百度网盘
  • 重要文档、照片同步一份上去
  • 免费额度够用,就是速度慢点

虚拟机用户记得备份系统

  • 虚拟机文件定期备份到其他盘
  • 配置、Docker 容器、数据库都在里面,丢了很麻烦

谁适合用 FNOS

说实话,FNOS 现在的定位就是:尝鲜体验可以,但当主力要慎重。

适合的场景

  • NAS 入门练手:想体验 NAS 功能,门槛低,上手快
  • 轻度使用:主要用来共享文件、看看电影,数据量不大
  • 有技术能力的玩家:知道怎么做备份,会配虚拟机,懂得规避风险
  • 测试环境:想尝试新系统,或者作为主力 NAS 的补充

不太建议的场景

  • 小白 + 主力 NAS + 不做备份:这是高危组合,真的
  • 存放无法重建的重要数据:比如家庭唯一的照片视频
  • 商业用途:公测系统,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没保证

我的建议

如果你确实想用 FNOS:

  1. 先在虚拟机里试试,别直接物理机 all in
  2. 重要数据做好备份,多个地方存一份
  3. 数据分盘管理,别把**蛋放一个篮子
  4. 保持观望态度,等系统成熟再深度使用

实际使用中的观察

硬件兼容性

根据社区反馈和我的实际测试:

  • N100 这类新平台跑 FNOS 比较稳定
  • 老平台(N5105、i3-8100 等)在虚拟机里可能要多试几次
  • 有些平台会报 "打开 fstab 失败" 或 "grub-install 安装失败" 的错
  • 总体来说,越新的硬件兼容性越好

系统稳定性

  • 底层基于 Debian,相对靠谱
  • 更新频率很高,说明在积极开发
  • 但也说明系统还在快速迭代,可能有些不稳定因素
  • 目前还是公测阶段,这点要心里有数

最后说几句

FNOS 确实带来了很多惊喜,免费、易用、功能齐全,对新手很友好。但它目前缺少系统无损迁移和完整备份功能,这是硬伤。

我的态度

  • FNOS 值得尝试,但不建议作为唯一的主力 NAS(特别是对小白来说)
  • 数据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不管用什么系统都要做好备份
  • 虚拟机部署 + 定时备份是目前相对稳妥的方案
  • 数据分盘管理,避免被单一系统绑死

对未来的期待

希望 FNOS 能早日完善:

  • 系统备份恢复功能:这是当务之急
  • 数据迁移工具:方便用户在不同系统间迁移
  • 更好的硬件兼容性:减少安装失败的情况
  • 长期稳定维护:这关系到用户敢不敢把数据交给它

等这些功能都成熟了,FNOS 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产 NAS 的首选。但在那之前,我们还是要保持理性,做好数据保护。

毕竟,数据无价,安全第一。


相关资源

  • 飞牛官网:https://www.fnnas.com/
  • 帮助文档:https://help.fnnas.com/
  • 社区论坛:https://club.fnnas.com/

更新记录

  • 2025-11-09:初始版本,基于个人使用经验整理

声明:本文基于个人实际使用经验和社区反馈整理,主要讨论数据安全和系统部署策略。FNOS 系统持续更新中,具体功能以官方文档为准。文章观点仅供参考,欢迎理性讨论。

收藏
送赞
分享

3

主题

27

回帖

0

牛值

江湖小虾

昨天 14:05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

📌 补充建议(重要!)

听说飞牛马上要发布和硬件厂商合作的商用产品了,这说明 FNOS 确实在快速发展。但说实话,系统级别的完整备份和无损迁移功能还是没有(就目前公测系统体验来说,具体是否在发布产品是否有特殊的更新目前还需要等待产品发布,其次如果),这让人有点担心。

万一系统出问题需要重装,或者以后想换更好的硬件,配置和应用都得重新来一遍,想想就头疼。

所以这里强烈建议:日常应用尽量用 Docker 容器部署,少用应用商店的一键安装。

为什么推荐 Docker?

比如这些常用的应用:

  • 影音服务:Jellyfin、Emby、Plex
  • 下载工具:qBittorrent、Aria2、Transmission
  • 文件同步:Syncthing、Resilio Sync
  • 其他服务:各种自建应用

全部用 Docker 容器跑,把数据卷单独放到一个文件夹管理。

实际好处在哪?

FNOS 挂了要重装?

  • 重装系统后,装好 Docker
  • 把之前的 docker-compose.yml 和数据卷目录拷回来
  • 一行命令 docker-compose up -d,所有服务起来了
  • 配置、数据、历史记录全都在,不用重新折腾

想换别的 NAS 系统?

  • 数据卷拷到新系统
  • 只要支持 Docker(群晖、unRAID、TrueNAS 都行)
  • 同样的容器配置,直接启动就能用
  • 完全不受 FNOS 系统绑定

日常维护也方便

  • 备份就备份数据卷文件夹
  • 升级应用就重新拉镜像
  • 出问题删容器重建,数据都还在

说白了,Docker 容器化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。FNOS 系统层面可能有风险,但应用层面咱们可以自己掌控。

这样即使 FNOS 将来有什么变化,或者你想换系统,至少应用迁移不会成为负担。


这个版本既表达了对商用化的关注,又强调了备份迁移功能缺失的担忧,同时详细说明了 Docker 容器化的实际好处,语气也保持了真实和实用性!

关于 FNOS 商业化的一些担忧 ### 商业版和公测版的功能差异 如果飞牛的新商业产品支持了系统级别的完整备份或迁移功能,但公测版本迟迟不加入这些功能,或者一直推迟发布,这确实让人担心。 **商业产品在免费和收  详情 回复
昨天 14:16

3

主题

27

回帖

0

牛值

江湖小虾

昨天 14:16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

关于 FNOS 商业化的一些担忧

商业版和公测版的功能差异

FNOS 目前有基础的系统配置备份,但功能比较有限(只能导出用户、权限等基础配置)。如果飞牛的新商业产品支持了完整的系统级别备份和迁移功能,但公测版本迟迟不完善这些功能,或者一直推迟发布,这确实让人担心。

商业产品在免费和收费功能之间的平衡是极其难的。 这不是飞牛的问题,而是整个行业的难题。

免费功能变收费的可能性

虽然飞牛承诺了公测阶段的功能会保持免费,我也愿意相信他们会坚守承诺。但客观来说,商业公司有很多方式可以变相实现差异化:

  • 推出新应用,不再完善旧应用:比如新版影音中心功能更强,但只在商业版提供
  • 基础功能免费,高级功能收费:比如基础备份免费,快照、增量备份收费
  • 功能限制:比如免费版只能创建 3 个用户,商业版不限制
  • 技术支持差异:免费版靠社区,商业版有官方保障

这些都是常见的商业模式,无可厚非。但对于用户来说,一些必要的基础功能(比如系统备份、无损迁移)如果迟迟不在公测版发布,后续会不会变成商业版的专属功能? 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。

商业产品的可持续性问题

FNOS 目前还是公测产品,虽然社区反响热烈,发展也很快,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:

商业前景的不确定性

  • 硬件厂商合作的商业产品销量是否能达到预期?
  • NAS 市场竞争激烈(群晖、威联通、绿联等),FNOS 能占据多少份额?
  • 商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能有多长?

对公测版的影响

  • 如果商业产品销售不达预期,飞牛团队是否会继续投入资源维护公测版?
  • 公测版的功能更新会不会越来越慢?
  • 会不会像某些开源项目一样,慢慢变成"维护模式",只修 Bug 不加新功能?

这不是质疑飞牛的诚意,而是商业现实的考量。 任何公司都需要盈利才能持续发展,如果商业产品无法支撑团队运营,公测版的维护自然会受到影响。

我们能做什么?

作为用户,我们能做的就是:

  1. 保持理性:不要把所有数据和希望都押在单一系统上
  2. 做好备份:无论用什么 NAS,多重备份是必须的
  3. 容器化部署:尽量使用 Docker 等跨平台方案,降低迁移成本
  4. 数据分离:重要数据用通用文件系统存储,不要和系统深度绑定
  5. 关注动向:留意官方的产品策略和社区反馈

对 FNOS 的期待

说这些不是为了唱衰 FNOS,恰恰相反,正是因为看好它的潜力,才希望它能:

  • 尽快补齐系统备份和迁移功能:这是用户信心的基础
  • 保持免费版的核心功能完整性:让更多人能放心使用
  • 建立清晰的免费/收费边界:让用户知道哪些能免费用,哪些需要付费
  • 做好商业化和社区的平衡:既要养活团队,也要维护社区信任

期待 FNOS 能走得更远,成为真正靠谱的国产 NAS 选择。但在那之前,我们还是要做好风险管理。

3

主题

27

回帖

0

牛值

江湖小虾

昨天 14:34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

FNOS 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建议

看完架构对比分析,越发觉得 FNOS 基于完整 Debian 12 这个选择太明智了。这可能是它和其他 NAS 系统最本质的差异。

FNOS 做对了什么?

1. 完整 Debian 内核是核心竞争力

群晖为什么封闭?

  • 不是他们想封闭,而是深度定制后很难保持开放
  • 一旦开放 root,用户乱改系统,官方无法支持
  • 为了稳定性和可控性,只能限制用户权限

FNOS 的聪明之处:

  • 直接用标准 Debian 12,不做深度定制
  • 只在上层做 Web 界面和应用商店
  • 底层保持标准 Linux,完全开放

这样做的好处:

标准 Debian = 59000+ 软件包 + 海量教程 + 强大社区

用户可以:

  • 自己安装任何软件(apt install)
  • 自己配置任何服务(systemctl)
  • 自己解决任何问题(搜索 Debian 教程即可)

这才是真正的 NAS 自由。

2. 避开了其他开源 NAS 的陷阱

OpenMediaVault 的问题:

  • 同样基于 Debian,同样开放
  • 但界面太简陋,很多功能靠插件
  • 新手用起来还是有门槛

TrueNAS Scale 的问题:

  • 功能强大,企业级特性完善
  • 但配置太复杂,普通用户不会用
  • 对硬件要求高(推荐 ECC 内存)

FNOS 找到了平衡点:

  • 界面现代化,功能开箱即用
  • 底层完全开放,高级用户随意折腾
  • 硬件要求低,老机器也能用

这是"易用性"和"开放性"的完美结合。

对未来发展的建议

FNOS 目前的架构选择很正确,但要想走得更远,有几个关键点:

建议一:死守 Debian 标准,别学群晖深度定制

千万别走群晖的老路!

群晖早期也是基于 Linux,但后来越改越封闭:

  • 添加私有组件
  • 限制 root 权限
  • 绑定硬件白名单

结果:

  • 用户自由度越来越低
  • 第三方开发越来越难
  • 社区力量被削弱

FNOS 应该:

  • ✅ 保持 Debian 纯净性,不做深度内核定制
  • ✅ 所有功能通过标准方式实现(systemd、docker 等)
  • ✅ Web 界面只是操作系统的"外壳",不绑定核心功能
  • ✅ 永远保持用户可以绕过 Web 界面直接操作系统

这样即使将来 FNOS 不维护了,用户还能继续用 Debian。

建议二:系统备份和迁移功能要尽快完善

这是目前最大的短板,也是用户最担心的:

现状:

  • ✅ 已有基础的系统配置备份(用户、权限等)
  • ❌ 但不包括应用状态、Docker 容器、系统服务配置
  • ❌ 无法做到一键完整恢复

优先级 1:完善系统级别完整备份

# 当前的配置备份需要升级为完整备份
fnos-backup --full
# 应该导出:
# - 用户和权限配置(已有)
# - 应用商店安装的应用及其数据
# - Docker 容器和 Compose 配置
# - 系统服务配置和定时任务
# - 网络设置、共享配置等

优先级 2:系统无损迁移

# 应该能够:
# 1. 在新硬件上安装 FNOS
# 2. 导入之前的完整备份
# 3. 自动恢复所有设置、应用和容器
fnos-restore --full --from backup.tar.gz

优先级 3:数据盘标准化和迁移

# 数据盘应该:
# 1. 使用标准文件系统(EXT4/XFS)
# 2. 不加 FNOS 私有元数据
# 3. 可以直接挂到其他 Linux 系统使用
# 4. 提供数据盘迁移向导

为什么这么重要?

  • 用户敢把数据交给你,前提是"随时能拿走"
  • 现有配置备份太有限,用户不敢深度使用
  • 没有完整备份和迁移功能,用户被绑死在当前硬件和系统

建议三:商业版和免费版的边界要清晰

参考成功的开源商业化案例(如 GitLab、Docker):

免费版应该保留:

  • ✅ 完整的 Debian 系统和 root 权限
  • ✅ 基础的 NAS 功能(文件共享、Docker、基础备份)
  • ✅ Web 界面的核心操作
  • ✅ 完整的系统备份和迁移功能(这是底线!不能只有配置备份)

商业版可以收费:

  • 💰 企业级功能(AD 域集成、LDAP、审计日志)
  • 💰 官方技术支持和远程协助
  • 💰 商业硬件的优化和驱动适配
  • 💰 集群和高可用功能

关键原则:

免费版 = 完整可用的个人/家庭 NAS
商业版 = 企业级特性和专业支持

绝对不能:

  • ❌ 把完整系统备份和迁移变成收费功能(配置备份已有,但要完善为完整备份)
  • ❌ 限制免费版的 root 权限和 Debian 系统完整性
  • ❌ 给免费版加用户数/应用数限制
  • ❌ 让免费版不能独立运行和迁移

建议四:拥抱开源社区,建立生态护城河

FNOS 的优势不是技术,而是生态:

既然基于 Debian,就应该:

  • 官方维护常用应用的标准 Docker Compose 模板
  • 建立社区应用仓库(类似 AUR)
  • 开放 API,让第三方开发者参与
  • 文档开源化,让社区贡献教程

参考模式:

FNOS = Debian(开源内核)+ Web 界面(官方维护)+ 应用生态(社区共建)

这样:

  • 官方只需维护核心界面和基础功能
  • 社区贡献各种应用和玩法
  • 用户越多,生态越强
  • 即使官方倒了,社区还能继续

建议五:强化"完整 Linux"的优势宣传

很多用户不知道 FNOS 和群晖的本质区别。

应该明确告诉用户:

特性 FNOS 群晖 DSM
系统内核 ✅ 标准 Debian 12 ❌ 定制老旧 Linux
Root 权限 ✅ 完全开放 ⚠️ 默认禁用
软件安装 ✅ apt + 应用商店 ❌ 仅应用商店
系统定制 ✅ 完全自由 ❌ 高度封闭
数据自主 ✅ 标准文件系统 ⚠️ 可能有私有格式

宣传语可以是:

"FNOS = 完整的 Debian + 友好的界面"
"既是 NAS,也是你的 Linux 服务器"
"你的数据,你的系统,你做主"

给 FNOS 团队的话

作为一个用户,我对 FNOS 的期待很简单:

  1. 坚持开放:别学群晖搞封闭
  2. 补齐短板:把现有的配置备份完善为系统级别完整备份,尽快支持无损迁移
  3. 明确定位:免费版功能完整(包括完整备份),商业版提供增值
  4. 拥抱社区:让用户和开发者一起建设生态

FNOS 有机会成为"中国的 TrueNAS Scale":

  • 完整的 Linux 系统
  • 友好的用户界面
  • 开放的生态系统
  • 本土化的优秀支持

但前提是:保持初心,不要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价值。

给用户的话

如果你在考虑 FNOS:

现在可以用来:

  • ✅ 学习和实验(虚拟机部署)
  • ✅ 轻度使用(做好备份)
  • ✅ 作为 Linux 服务器(发挥 Debian 优势)

暂时不建议:

  • ⚠️ 作为唯一的主力 NAS(缺系统备份)
  • ⚠️ 存放不可恢复的重要数据(除非有其他备份)
  • ⚠️ 商业生产环境(还在公测阶段)

等 FNOS 完善了系统备份和迁移功能,它会是非常好的选择。

在那之前,我们边用边观察,给 FNOS 一些时间成长。

毕竟,一个基于完整 Debian、完全免费、界面友好的 NAS 系统,在市场上真的太稀缺了。

期待 FNOS 不负众望!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