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起左侧

庆祝飞牛os1.0上线,讲一讲我的nas折腾史

2
回复
68
查看
[ 复制链接 ]

3

主题

3

回帖

0

牛值

江湖小虾

前几天,飞牛nas系统更新让我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,上面写了fnos1.0,我还以为出了什么bug了,毕竟用飞牛大概也有半年左右了,我还以为是飞牛更新推送出了什么bug,给我推了个初始版本的更新文件,然后看了下日志,又上论坛关注了下,才发现,之前的飞牛系统,都是0.9多少,这次,算是一个1.0的跨越。那么看来也是给我赶上时候了,见证了一个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。

用nas的人,注定了就是喜欢折腾的主,我也不例外。飞牛1.0的更新,也算是比较有纪念意义吧,也趁着这个时候,分享一下我折腾nas的经历。

十年前的我,也许想不到我现在家里每天有差不多三度的电要给到nas和这些周边设备上。

那时候,我还很年轻,是一个读着大学的懵懂少年,每天下了课就是回宿舍捧着手机看电影和动画片,喜欢的资源,都会存在百度网盘里,作为百度网盘的忠实用户,我忠实地开着年费会员。直到有一天,我躺在床上,摩拳擦掌跃跃欲试,打开网盘里的一个视频,正准备全身心投入,此时映入眼帘的却是白底黑字的10秒视频,那一刻,一个少年眼中失去了高光,只有无尽的咒骂萦绕在心头。

那一刻我才方然醒悟,只有下在自己的硬盘里的资源,才是好的资源,才是正确的资源,才是伟大的资源。从那时起,我暗暗下定决心,我要把那些喜欢的资源,都紧紧攥在手里。有朝一日,我要有自己的资源库。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,我设下了扯淡的三步走战略。

1,我要有一个自己的U盘。第二天,京东快递送到了宿舍楼下。

2,我要有一个自己的移动硬盘。这个梦想,到了两三年后的工作实习的时候才实现。

3,有朝一日我要躺在沙发上,对着电视看自己囤起来的电影和动画片。(大概直到去年,才是有了第三步这样一个光景。)

虽然是扯淡的三步走(每一步确实都会扯着蛋),但是也奠定了我的折腾基础。

U盘让我精进了使用PE的技术,大学期间帮同学装了无数的电脑系统,也让我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兴趣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展。快乐的折腾之旅也就此不断开始。

大学期间,没有多少收入的自己,竟然开始捡垃圾,除去上大学时候买的神舟笔记本,大二下学期,我自己给自己整了一台帅气的洋垃圾台式机 那颗耐电王cpu—X2 b59在映泰主板的加持下,变成4核4线程的x4 559,搭配上我买的二手270x,我感觉自己就是单机游戏的主宰。陪伴我度过了卡顿又快乐的大学游戏时光。那时候为了容量,咬了咬牙上了3t的机械硬盘,大容量的快乐,真是美的不可言喻。

大三的下半学年,传说中的斐讯横空出世,为了免费的路由器,我斥巨资399购买了K2路由器,然后享受着高价路由器带来的网速提升。直到斐讯翻了车,我才认识到了,最朴素而又真实的庞氏骗局,还好我1个月下了车,不然就要成为没走出校园就被社会毒打的可怜人,我是幸运的。谢谢那些买了k3的可怜的哥哥们,让我在3年之后,在闲鱼用两百块用上了旗舰路由。

大学那会儿,折腾的记忆也就如此,比起硬件折腾,更喜欢去玩软件,我为了开阔眼界,知道了帮瓦工,了解了vps,学会了购买和使用云服务器,可以看着网上的教程自己搭建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。此外,steam占据了我课业之余的几乎全部,我抱着做慈善的心,买了一堆慈善包的key,短短4年,我从steam里只有l4d2和gta的新手,变成库里1000+的喜加一大户。仓鼠症这个时候初现端倪。

都去做慈善了,自然是没有什么钱去升级别的硬件的,直到工作之后,第一年,台式机也放着吃灰,为了大容量的携带,我还是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——买了自己的第一块移动硬盘—东芝黑甲虫1t,1t可携带的大容量,心里真是美滋滋。可是硬盘是有限的,而资源是无限的,古人云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己。当硬盘被塞满,或者它不在身边时,我才理解到,我要的不仅仅是大,而是要随时随地都能掌控得到安全感。

2018年底,我的神舟笔记本因为进水差不多宣布彻底报销,我只能用公司提供的办公本:i3 2310m+4g内存+256g机械,就算自己花了275块换了一个256g固态,还是不满足。正好,2018年,amd的锐龙横空出世,给diy投下一颗炸弹,我也拿着工资以及京东的24期免息,升级了自己的台式机配置。1600+b350+16g,然后显卡买了当时风头很大的vega56超白金,头一次体验旗舰卡的快乐,2k全高,快乐的紧。硬盘又加了一块3t机械,一块512g的sm961,也算当时的旗舰mlc固态,后面又加了一块960g的sm963,把电脑插得满满登登。

中间从原来的公司辞职了一年,那一年,用这个电脑玩了许久的地下城,算是经历了整个DNF的100版本。后来工作再次变动,回到原来的公司,距离比较远,电脑也就一直放在家里,没有拿回来。

第二次回到公司后,我开始了nas的折腾之路。

买了第一个正经的nas设备——威联通的453dmini,5盘位,j4125的处理器,8g内存,自己加了一个512的固态和

4t的紫盘,用了挺久一会儿。不得不说,威联通是真的很折腾,光是网络配置+硬盘配置,就用了很久。而且由于界面比较粗糙,总感觉看着很粗犷,不仅如此,第一次启动,系统给装到了机械盘,无论什么东西运行都会慢半拍。不过,就算换成固态盘,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半个月后,买了自己的第一块企业盘,在坤心电子上买了1个16t的希捷机械盘,价格现在都记得住1818,和浙江电视台的名节目一个数字。

关于自己在nas上的软件,真正到后来用到的其实并不多,用的最多的就是emby了。

刚开始用免费的jellyfin套件,用起来总感觉有些**ug,一气之下索性就买了正版的emby,不得不说,易用性和流畅度都很不错,界面也比较美观 ,和plex比起来各有千秋吧,个人比较喜欢emby的扁平风格。当然,下资源、刮削等等,都是要折腾的。从最开始的下种子,到rss订阅,在各个地方找资源,看着bt之家旧站用到倒闭,也挺唏嘘。

至于刮削,tmm是必不可少的,emby自带的刮削,总会出各种问题。很多的**组的资源,很多info其实都是空的,最多可能也就又一个集数的信息,这会在剧集季数比较多的情况下,出现错误刮削的问题,所以,这一方面,那时候我都是用tmm,手动设置剧集的季数据和集数据,再刮削资源。由于tmdb的api有一部分被墙了,所以刮削也总会出错,所以,emby用起来总不是特别方便。不过在下载的资源剧集完成info的刮削之后,看起来还挺有成就感的,毕竟终于有了自己的资源库,一些电影动画,可以随时随地更方便地欣赏了。

这几年下来,我也是时候看一看自己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了。

第三步——在沙发上用大电视看自己存起来的资源。

虽然在沙发上看大电视还是有一点远,但是看电视并不是一个很远的目标,在有了nas的第二年,恰逢电视厂商卷价格卷规格,22年双十一,一咬牙一跺脚我在宿舍自己的房间里,买了一台65寸的电视,tcl的q10g。4k120,支持杜比,支持hdr,最高1600nit的亮度,在那个时候,是一顶一的好规格。

用hdr看电视多是一件美事。打开下载的测试片,绚丽多姿,细节毕现,每一个毛孔看的清清楚楚,120hz的屏幕流畅的感觉就像一阵清风拂过美女时带来的体香,让人心旷神怡。——踏**谁说电视是现在家里最没存在感的电器,我特么吹爆!在客厅,电视可能是弟弟,但是放在床前,电视机就是卧室的王。不得不说,比起捧着手机看视频,躺在床上,还是电视带来的冲击更强。装上emby,装上bilibili,装上tvbox,卧室影音完全体达成!

nas大概用了三年多,电视也陆陆续续加了别的设备,一台明矾的小主机连接电视做htpc,一台xss做游戏机,也做了一段时间的奈飞启动器,一直吃灰的switch连上去玩一玩小游戏,生活就这样有条不紊的继续。

后来,我也搬了房子,从公司宿舍,到新家。不知不觉也实现了第三步,买了小米的85寸电视,有了客厅,终于可以在自己的沙发上躺着看电视。

这中间把威联通的内存从8g升级到16g,想着部署更多的内容。不过羸弱的cpu性能成了桎梏。心里隐约有了一种加一台nas的想法。

其实nas对自己来说,存储、emby、本地smb这些功能大概就够用了,别的功能也就是偶尔玩一玩锦上添花,比如docker设置的录播姬,本地的博客,云盘挂载、下载器…… 说白了,nas的本质就是一台小的服务器。我发现,我对于享受结果来说,更喜欢这个折腾的过程,虽然有了沙发,电视,今年也配了一台新的电脑,但是,只有我在开始折腾的时候,我才能真正享受这个时间,享受硬件和软件带给我的快乐。

今年上半年,我在bilibili上刷到了飞牛nas,第一印象,和之前刷过的几个linux界面段差不多,平平无奇,只不过是有一个nas功能的国产linux定制罢了,心里把它归类到信创一类。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,我也对飞牛越发的好奇,尤其在看一些迷你主机、modt、软路由的视频里,经常看到飞牛os,出现的频率和ikuai、openwrt等等越来越相近,让我也有了一种装飞牛nas玩一玩的想法。

家里的软路由,esxi的底层一直都只装着ikuai和openwrt两个路由系统,16g的内存一直都用不完,有多的资源,不如就装一个飞牛玩一玩。

下载了系统,安装了飞牛,输入了网址打开了页面。

草!

真他妈流畅!

再打开威联通,什么老人系统。

流畅、快!这是我对正式安装完飞牛的第一印象。

折腾了远程挂载威联通上的硬盘,我发现,威联通,它可以从一台nas降格变成一台san了。

我把大部分威联通上部署过的内容,在飞牛上重新部署了一遍。

体验?那他妈的真是太好了。

直观、流畅、易搭建。该有的套件一般也都有,自带的影视和相册也非常强,docker的搭建易用性和流畅度,比威联通不知道强到哪个次元去了(威联通的container网络一直都有问题,一直处于有网络没网络的状态。)

我用了一个下午,就把威联通上的内容在飞牛上重新折腾了一遍。不得不说,这个系统,真的算是非常完整了。除了多账户以外,别的体验,几乎薄纱我原来的威联通。更何况,自带的ani-rss,能让我更直观地订阅最新的动画,并且自动下载归类,减少了一些重复的过程。

本想着浅尝辄止,奈何一下上了头。

用了几个礼拜,我萌生出了一个想法,一次性解决性能和易用性——买一台新的mini主机,直接底层装飞牛nas嗨起来。

挑了一个礼拜,最终选择了铭凡的ms01(也是自己的第三台铭凡小主机),2个2.5g网口和2个10g sfp+三个ssd盘位,扩展性算是迷你主机里顶级了,12600h的cpu,不说非常强,至少也是薄纱n5005、j1900这些了,更多的核心也支持搞更多的虚拟机应用。而且,也算是踩上了存储涨价前的最后一波,九月底,总计花费4100,拿下,ms01+64 gddr5+1t存储。(现在这个规格已经破6000了,可怕)加上自己另外买的一个1t固态和一个闲置的固态,组成3t的存储池,又花一个下午,把esxi上的飞牛重新在ms01上搭建,终于,组成了自己的家庭nas终极体。

比起在威联通上便秘的折腾,托飞牛的福,我又可以开始更加愉快的折腾之旅了。

恰好飞牛1.0了,也是有感而发,哈哈,希望飞牛能够越来越好,毕竟,nas的生态,是由每一位愿意分享的网友们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,也希望飞牛越来越好。

收藏
送赞 1
分享

3

主题

3

回帖

0

牛值

江湖小虾

前天 14:39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

文章里出现的威联通

威联通
威联通存储池
现在的飞牛配置

图片描述
图片描述

自己的emby影音库

图片描述
图片描述
图片描述 

4

主题

75

回帖

0

牛值

初出茅庐

fnOS1.0上线纪念勋章

非常好的内容, 果真大家都是折腾的一生, 现在1.0了,慢慢安稳 享受下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